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轨道交通产业化实施方案详细版公布 重点突破设备状态监测等关键技术
轨道交通产业化实施方案详细版公布 重点突破设备状态监测等关键技术
2017-12-28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包括发展目标、三大主要任务、四大重点工程、五大保障。
 
    通知中提出发展目标,通过实施本方案,我国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及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智能化、系列化、标准化迈出新步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样车试制成功,智能高铁列车投入示范运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跨座式单轨列车装备实现推广应用,全自动运行系统实现升级换代,中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体系基本建立,检验检测能力有效满足产品研制和应用需要。

    重点突破设备状态监测等关键技术
    建立状态修、预防修等运维模式

    在主要任务方面,研制中速磁悬浮全自动运行系统,重点突破中速磁悬浮列车测速定位、设备状态在途监测及预警、远程安全控制及自愈等关键技术。研制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推动列车自主运行条件下车载信号系统和车辆系统的深度融合。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智能联控平台,开发列车健康信息系统、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推动基于通信的环境控制、视频分析、火灾报警系统、设备管理、决策支持、优化控制等模块的综合集成和示范应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运营与管理平台,推动列车运营自动监控、综合维修和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一体化,提升综合运营调度与维修能力。
 
    研制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列车,增强同步定位、数据传输和分析功能,开展实时监测、综合测试和评估,满足线路联调联试、验收等需要。开发城市轨道交通主动检测与智能维护系统,建立状态修、预防修等运维模式,形成主动检测与运维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
 
    与国家方针政策不谋而合
    物之联为轨道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城市轨道交通在高承载、大动力传输的运行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车辆及装备结构越来越复杂,随着车辆服役里程及时间的增长,车辆故障可能会瞬间发生。因此,持续监测车辆装备等系统健康状态、及时挖掘其早期故障,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

    轨道交通主动安全专家——物之联多年来与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北京地铁展开合作,针对长期服役列车关键部件性能健康状态及其性能演变规律研究。在轨道交通健康监测领域上已累计完成上千万公里列车安全跟踪实验,收集保存大量列车运营相关数据,具有丰富的轨道交通车辆健康监测经验。物之联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智慧运维平台、装备健康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更是极大地提高轨道交通企业实时安全预防和主动维修能力,全面提供运维水平,有效降低运维管理成本,进一步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高企业运营效益。这也正和国家加强铁路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不谋而合。

    近期,四部委联合下发《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通知中多次提到物联网、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强调提升铁路运输安全监测专业化、自动化水平;国家发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提出加强主动安全检测与维护等智能化系统及装备研制等。物之联迎来了新机遇,新期待,未来公司将发挥自身物联网技术优势,利用健康监测技术,为轨道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部分素材来源:国家发改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