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南宁地铁正式开通运营的第六个年头,随着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客流量的逐年上涨,南宁轨道交通电客车的供车压力愈来愈大,以往电客车检修模式已逐渐开始显现出弊端,无法完全满足车辆使用需求。
针对这种情况,南宁地铁根据调研深圳地铁、郑州地铁、广州地铁等先进地铁企业开展“均衡修”的经验,结合南宁轨道交通自身运营情况,南宁地铁开始自主探究“均衡修”模式的可行性。
什么是均衡修?
“均衡修”,顾名思义,就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列车可靠度和零部件故障周期的基础上,对车辆检修修程和检修周期的一种升级和优化。
通俗地讲,传统的计划修就好比是我们平常每季度或者每年去医院做一次“全身体检”,周期间隔越长,检查项目就越全面、越细致,耽误的时间也就越长。
而“均衡修”,就好比现在医院不再根据时间周期来对你进行检查了,你每天可以定时且有针对性地对某个部位进行“专项体检”,不再因为体检项目繁多而耽误太多的工作时间,方便快捷又能提高效率。
“均衡修”能带来什么好处?
首先,“均衡修”将有效降低电客车停时。每列车只停一天进行专项检查,甚至当天检查完后便可上线运营。
其次,它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均衡修”后,检修作业更加均衡,从而使得检修人员所承受的作业量比较平均,只需利用1天时间即可完成列车的专项检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再者,它也可以提高人员利用率,避免忙闲不均。比如原计划修的三月检修作业第一天、第二天需要8-10人,第三天动调作业只需2人,导致班组人员忙闲不均。通过“均衡修”,使得每日检修作业量更为均匀,人员配置更为合理。
最重要的是,它能为企业节省许多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无论是降低列车停时、优化人员配置还是提高生产效率,其实到最后都是在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真正符合公司“降本增效”的运营理念。
“均衡修”的探究与实践
物之联长期专注轨道交通智能监测与健康评估研究,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融合轨道交通安全保障机理与理论,构建了“感知-监测-诊断-预警-评估-运维”一体化的技术体系。产品及服务涵盖传感器、边缘计算终端、车载主机、健康评估、剩余寿命预测、运维服务等领域。
公司自主研发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列车走行部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公网在线监测系统、智慧车站等轨道交通综合解决方案。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管理平台以列车、设备、设施监测为基础,构建了集车辆/车辆段/线网一体化的健康监测、智能诊断、设备运维、生产作业、决策支持与应急处置智能协同管理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轨道交通企业实时安全预防和主动维修能力;列车走行部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则可以通过对车辆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实现对列车运行环境、动态行为的全方位感知。掌握车辆关键部件的实时运用状态,进行故障预警,通过系统分析,对车辆长期长距离持续运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运营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合理建议,实现轨道车辆从“计划修”到“状态修”、“均衡修”的转变。
系统目前已经成功应用在厦门地铁、福州地铁、青岛地铁、太原地铁、天津地铁等多家地 铁运营路线。根据福州地铁1号线初步测算,年节约检修、维修成本超亿元。
在运营公司、甚至整个轨道交通行业急需转变检修模式的重要关头,作为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者,物之联的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了运维管理水平,有效地降低了运维管理成本,进一步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未来,物之联将为更多城市轨道交通提供更全面、更综合的安全监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