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趋势渐显,成都轨道交通车辆本地配套率将达60%以上!
行业趋势渐显,成都轨道交通车辆本地配套率将达60%以上!
2022-09-28

近日,在成都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及资阳线项目建设现场,机器有序运作、32000名建设者铆足干劲。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拼速度、拼质效,吹响了“拼经济搞建设”的冲锋号。

² 冲刺前进:加速推进成都轨道交通9条线路建设

1664358625055.jpg

据悉,成都轨道所有在建线路,累计64座车站已封顶,54座车站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多条线路近期获得重要进展。

19号线二期建设现场在前期实现洞通、短轨通、车站全部封顶的基础上,正加快推进车站土建、轨道铺设及机电施工。

8号线二期工程顺利实现龙潭寺站→同乐站右线盾构始发,龙潭立交站→龙潭寺站盾构区间右线、圣灯公园站→龙潭立交站盾构区间左线贯通。

13号线一期三官堂站→九眼桥站区间左右线相继下穿既有线、长距离并行穿越锦江。

² 建圈强链:轨道交通车辆本地化配套率预计将达到60%以上

2022年4月,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首次将“建圈强链”列入其中,轨道交通产业入选“建圈强链”20个重点产业链之一。作为城市未来五年的发展纲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势在必行。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列车生产项目作为成都轨道交通第四期规划线路的“先行者”,本地化配套率达60%以上。成都轨道交通正在不断推动实现成都轨道交通车辆“成都研、成都造、成都配套”的产业发展目标

下一步,成都轨道集团还将在站台门等关键系统以及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制动等核心部件领域推动实施产业本地化布局,加快构建“1+N”轨道交通智能产业体系,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维保产业链聚合能力。

² 聚焦核心科技,构建智能产业体系

立足强链补链,聚焦布局轨道交通赛道的智能产业链体系,将突出“链主”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今年以来,成都陆续召开的轨道交通产业“建圈强链”工作专题会议中提出:以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重点,精准招引目标。
    物之联作为轨道交通健康监测和智慧运维专家,与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中铁、中国中车等优秀高校和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公司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通过适配国产化芯片、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国产化。

目前,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管理平台、走行部健康监测管理系统、传感器、车载主机等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福州、长沙、北京、天津、广州、成都等十几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多年探索与沉淀,物之联获得合作伙伴和政府的一致认可,先后获得最佳轨道交通创新奖、中国制造隐形冠军入选企业、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瞪羚”创新企业等荣誉称号。

1664358656447.jpg

物之联荣誉资质文化墙

未来,物之联将持续聚焦轨道交通,并在工业互联网装备PHM、智慧运维、数字城市、应急消防、产品溯源、知识产权等领域发力,坚持科技创新道路,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设备,成为助力行业进步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