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下称《规划》)公示。本轮《规划》为广州构建了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规模达到53条,2029公里,与上一轮规划对比,新增30条、1004公里线路。
历经20多年发展,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取得了卓越成就,里程居全国第三,轨道占公交出行比例达60.1%,逐渐成为市民出行首选。
《规划》形成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规模达到53条,2029公里,与上一轮规划对比,新增30条、1004公里线路。
规划实施后,广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里程位于全球前列。国内方面,广州百万人口拥有城市轨道里程101公里(北京109公里、上海88公里、深圳77公里),仅次于北京;从全球来看,广州百万人口拥有轨道交通(含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里程125公里(东京100公里、纽约127公里、伦敦151公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巩固提升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本轮《规划》主要有五大特色:
一是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60分钟交通圈,支持“双区建设、双城联动”。
二是构筑市域高速地铁,拉近南沙副中心、外围城区与中心城区间的时空距离,支撑“1+1+5”空间格局。推动南沙副中心、知识城、增城、从化、花都、空港、番禺等地区30分钟快速直达市中心。
三是打造南沙副中心独立轨道交通网络,快速联动深港、珠澳,支撑南沙与港澳全面合作。
四是加密中心城区轨道覆盖,打造优质生活圈,改善居民出行体验。
五是推动高速地铁与城际轨道互联互通,强化枢纽衔接,促进多网融合。
一直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线网方面,广州地铁从单一地铁线网,发展为全制式、粤港澳大湾区全域覆盖;轨道交通产业方面,从业务外拓,发展到带动全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发展;创新方面,从传统的地铁系统,向智慧地铁发展。
物之联积极助力广州地铁智慧化、智能化、数字化、系统化发展,作为广州地铁的合作伙伴和轨道交通智慧运维专家,我们为广州地铁、厦门地铁、福州地铁、北京地铁、青岛地铁等地铁运营线路构建集车辆/车辆段/线网一体化的健康监测、智能诊断、设备运维、生产作业、决策支持和应急处置智能协同管理平台,有效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物之联专注轨道交通智能监测与健康评估研究的同时,与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中铁、中国中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校企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共享成果,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推动数字化城市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