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我国地铁为什么不通宵运行?
我国地铁为什么不通宵运行?
2022-12-13

     如今,地铁成为人们出行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但它并非通宵运行,这给喜欢夜生活的年轻人和下夜班的市民带来诸多不便。

     我国地铁为何不是24小时运行呢?有许多人猜测:白天人流量大,晚上坐地铁的人少,地铁一直运行会大大增加成本。其实真相不仅如此。

就像人类忙碌了一天需要休息,地铁白天为城市出行飞奔,夜间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巡检、维修和养护。

当车辆结束一天的载客任务回库之后,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车厢、轨道等部件依然如故,但实际上可能已出现磨损、松动等不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养护维修人员为第二天运营的地铁车辆的各项设备做全面检查。每一趟列车都会有几十项的检查维护工作。

1670921670573.jpg

停车库内的地铁

各司其职守护出行安全

指挥人员指挥列车回到库中,之后便开始全面的夜间工作。车辆工作人员检查每一个车轮和连接器,轨道检查人员检查每一寸轨道,信号通信人员检查地铁的各项系统是否正常,供电人员需要确保电力正常供给,专业技术人员则检查设备内部各项细节

各板块工作人员协同作业,尽心守护市民出行安全。但从分工来看,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和专业工具,才能在短短数小时完成检修和维护,这无疑增加地铁运营的成本。

1670921698695.jpeg

地铁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车内控制装置

科技助力降低运维成本

近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驶上快车道,超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网络逐步形成。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驱动下,轨道交通整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地铁的日常检修、运维可在科技的助力下进行,可以提高故障预警的准确性,实现运营提质增效。

物之联作为从事轨道交通健康监测和智慧运维的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自主研发物联网平台、应用开发平台、中间件、数据中台、自动化运维平台和部分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公司将成熟的技术成果应用于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生态环境、产品溯源、知识产权、应急消防等行业,在各领域深耕十年,沉淀多个成熟的解决方案和标杆案例。

在轨道交通行业,物之联现有传感器、边缘计算终端、车载主机、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列车走行部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弓网在线监测系统、智慧车站等软硬件产品。

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管理平台以列车、设备、设施监测为基础,构建了集车辆/车辆段/线网一体化的健康监测、智能诊断、设备运维、生产作业、决策支持与应急处置智能协同平台;列车走行部健康监测管理系通过对车辆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实现对列车运行环境、动态行为的全方位感知;弓网在线监测系统可在列车运行时对弓网进行实时监测,对异常数据进行自动报警。

智慧车站、轮对监测系统、轴温监测系统、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物之联自主研发的软硬件产品极大提高了轨道交通企业实时监测、安全预防和主动维修的能力,进一步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益。